当前位置:

湖北宜都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

日期:2016-10-19 17:35来源: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
责任编辑:kexiaoyu阅读量:

  湖北宜都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宜都市西南部,八百里清江下游处,范围涉及高坝洲镇白鸭垴和五眼泉镇石门2个村7个小组,总面积1239.5公顷。2011年3月25日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试点工作。2015年5月14日,接受国家湿地公园专家组实地考评验收。2015年12月30日,国家林业局批复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2016年9月24日,荣获全国首批“中国森林养生基地”称号。

  试点建设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上级主管部门大力支持下,坚持生态为核心,保护为前提,发展为基础的基本原则,按照《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和《湖北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以及试点建设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累计投资2.5亿元,突出抓好湿地保护恢复、湿地科研监测、湿地科普宣教和湿地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创新实施了沟谷多级人工湿地系统工程,深水型湿地恢复及湿地产业示范基地系统工程,完善了以大鲵养殖为主的湿地净水特种养殖产业系统、网箱无饵立体种养的鱼菜共生系统,以及湿地旅游产业循环利用系统,打造了全国独一无二的“湿地石林”品牌,建成了清江水上智慧花园等多处生态科普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显著提升。作为以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及周边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组成的湿地,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一系列独特典型的湿地保护恢复及湿地可持续利用发展模式,为长江中下游湿地治理工作提供了示范与样板,也为国内外大型水库、库塘、河流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成功范例。

  湿地公园境内现拥有植物151科481属777种,两栖动物3科7种,爬行动物7科19种,鸟类33科106种,蝶类8科81种,千只以上的白鹭群居区三处,多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经过5年以来的试点建设,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对于保障清江的生态安全,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维护湿地生态的多样性,发挥湿地保护、湿地观光旅游和弘扬生态文化的多种效益,提升宜都城市品位,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公众保护湿地意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