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日期:2024-02-01 16:58来源: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
责任编辑:市林业和园林局审核员阅读量:

  一、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宜昌市点军区艾家镇艾家村3组71号;电话:0717-6252102;邮政编码:443004

  二、领导班子:

  主任:林枫,副主任:伍遇普,副主任:丁婕。

  三、内设机构:

  综合办公室、资源保护科(中华鲟保护区救治监测中心)、项目管理科。

  四、主要职责:

  负责协助主管部门做好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规划编制、建设及相关管理工作,负责保护区的日常管理,承担中华鲟监测、救治救护、科普宣传、资源调查、增殖放流、科学研究工作。

  五、基本情况:

  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整体大致分为丘陵、平原和岗地三种类型,海拔80—500米。经过2008年、2018年和2023年三次调规,目前保护区范围为葛洲坝坝下至枝城杨家溪,总长度为60公里,总面积为6735.88公顷,其中核心区2169.07公顷、缓冲区1097.55公顷、实验区3469.26公顷。保护区范围在东经 111°15′26.918″E—111°31′49.301″E,北纬30°20′12.650″N—30°44′28.803″N 之间。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范围包括长江干流枝城杨家溪段至枝江罗家河江段,全长20公里,面积2898.64公顷。

  1996年4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函〔1996〕35号文批准建立“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2019年8月27日,宜昌市编办宜编〔2019〕98号文批准单独设立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为市林业和园林局管理的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管理处内设3个科室,现有在编职工8人。

  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华鲟的自然繁殖群体及其栖息地和产卵场等生境。同时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白鲟、长江鲟、长江江豚、胭脂鱼等珍稀水生生物以及“四大家鱼”等经济鱼类的栖息地。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长江中华鲟繁殖群体被迫滞留于坝下江段,形成了新的产卵场,该产卵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华鲟唯一已知稳定产卵场(虎牙滩江段亦发现有偶发性产卵场),也是中华鲟繁殖群体的主要栖息地,对中华鲟的物种延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