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钱袋子,警惕林业领域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指实施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从而构成的犯罪。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在实践中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行为人一般根据具体情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论处。
在林业领域中,需警惕各类涉林合作组织及关联企业,以及打着企业或业务旗号提供的养老服务、森林康养、托管造林、野生动植物经营、批发零售、预付消费、网络借贷等进行非法集资活动。
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发生多起以托管造林为名进行传销和非法集资的案件,其涉及面之广、涉案人数之多、涉案金额之大,造成恶劣社会影响,需高度重视。如亿霖木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合作托管造林可以获取高额回报为名,积极发展传销队伍,开展传销活动。凭借诱人的广告和骗术非法销售林地42.2万亩,遍及全国11个省市,涉案资金16.8亿元人民币,受骗人数达2.2万人。
托管造林公司采用的欺骗手段主要有几种:一是公司虚假宣传,假借托管造林是响应国家号召之名来获取投资者信任,实则对政策进行不实宣传和误导,利用信息差欺骗投资者;二是装扮公司形象,租用高档写字楼作为经营场所,打造具有经营实力的形象来赢得投资者好感;三是夸大林木生长量和林业投资回报率,许诺高回报率或出材量,甚至宣传投资林业零风险;四是承诺有专业的管护队伍和机械设备,负责对投资者购买的林木进行精心管护。实际上,这种承诺监管难度大、履行率低。
面对此类“绿色陷阱”,投资者要自觉增强风险意识,抵制高息诱惑。世上本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只有擦亮双眼,谨慎对待,才能避免掉入非法集资的“绿色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