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转化典型案例之夷陵篇——三峡南津关大峡谷森林康养典型案例
一、案例背景
夷陵区位于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长江西陵峡两岸,区内有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是长江流域生态保护重要地区,其森林覆盖率达到79.85%。夷陵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域内三峡人家、三峡大瀑布等以森林资源为依托的旅游景区享誉全国。其中,雄居“三峡门户”、长江三峡旅游东起点西陵峡畔的三峡南津关大峡谷,立足优良的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抢抓健康中国、教育改革、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机遇,打造出“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知行合一”的森林康养系列产品,成为夷陵区践行“两山”理念促使生态转化的典型样本。
景区红颜瀑
二、具体做法
一是科学编制规划,明确发展重点。早在2015年景区开发之前,大峡谷就委托浙江远见旅游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三峡南津关大峡谷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规划设计方案》《三峡南津关大峡谷森林康养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一心(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综合服务中心)、两带(国家级森林健身步道体验带、森林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示范带)、七区(南津关大峡谷景区、谭家沟丛林穿越景区、杜家河荒野漂流景区、牛坪高山养生度假区、姜家庙滨水休闲度假区、兆吉坪民俗文化度假区、白马岭古寨风情度假区)”的基地发展战略,明确了大峡谷未来的发展重点。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丰富基础设施。南津关大峡谷分南北两个门,其中南门离宜昌中心城区约25公里、北门距离55公里,且没有高速、国道、省道直达。为夯实基础设施,投资方斥资2.8亿元推动包括入境道路、地灾治理、游览步道、接待中心等在内的设施建设,目前已扩建7公里基地入境公路,建成姜家庙滨水休闲区、6.8公里康养栈道、10公里运动休闲和探险穿越通道、研学基地及部分休闲康养设施,配套饮水、供电、3A级旅游厕所、300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垃圾污水处理系统等。另外,正在筹备的乡道改造工程,将打通南北两门的通勤路,建成后车程用时有望从2小时缩短到30分钟,届时游客可从北门进、南门出,避免内部折返,增强游览体验。
三是做好景区宣传,开展共融共建。大峡谷根据网友反馈的信息,结合景区实际阶段性市场营销重点线路、客群和活动,在今日头条、新浪微博、抖音、微信、网站、朋友圈等宣传媒介发布景区宣传视听信息;2020年10月,专门邀请了中国野生植物协会副会长李修平(中国中央电视台原新闻联播主持人)为基地内的三峡药用植物园授牌。另外,与宜昌市三医院、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等专业机构多次联合开展以“走进森林,为生命充电”为主题的医护人员森林疗养减压活动,向医护人员致敬的同时,虚心向专业医护人事请教森林康养等专业健康知识,保障了投资实效,加速了人力资源要素的内化进程。
四是广泛联结农户,实现互利共赢。大峡谷规划总面积92平方公里,环景区有三个乡镇、五个村落,其中集体林地共300公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整个片区涉及达到的农户达到3367户,还有801个农户的生产用地位于基地内。自然风光和林木景观是森林旅游建设的根本,为协调村民、村集体和景区相生相融,基地将6.8公里康养、10公里运动休闲带以每亩6万元占用补偿支付给农户,栈道及10公里运动休闲周边的“可视”森林按照林权证面积以每亩380元的额度补贴给农户,对于林权证面积明显小于“可视”森林面积的农户,也酌情增加了补贴面积,大大增强农户共同参与保护生态资源的意识。
五是立足资源禀赋,循序渐进开发。随着森林旅游的发展,简单观赏类休闲已满足不了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各类户外运动逐渐成为各年龄层次最新潮的沉浸式运动。为此,景区开发了8公里康养步道,8公里的溯溪、溪降,20公里的环南津关大峡谷越野跑,还有以自然(地质、植物)探究为主、山水人文和农事体验为辅的亲子业态,以及帐篷游园会、天幕野餐、露天电影、求婚告白、观星活动、营地音乐会、露营剧本杀等系列特色活动,丰富了景区观光休闲、康养度假、研学运动三大主营业态,深受各个年龄层游客的喜爱。
六是借力科技手段,实现业态融合。目前,大峡谷栈道的大部分地区已实现WiFi覆盖,游客们可随时随地线上分享游玩体验。大峡谷还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GIS技术、人工智能和人机交互等智慧手段与景区康养相结合,在观光休闲、康养度假、研学运动三大主营业态的基础上,开发细化出了户外运动、精致露营、亲子业态三大旅游康养产品,实现了业态互为一体、产业复合发展。
三、主要成效
一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大峡谷景区的建成,增加了夷陵森林旅游资源的丰度与广度,特色森林康养模式为宜昌乃至长江三峡及华中区域同类型森林康养、生态保护与利用、“两山”转化提供良好示范带动作用,较好的推动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
二是增加了景区知名度。2019年10月成功申报“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和“中国森林氧吧”。2020年,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三峡药用植物园”落户于此,同年荣获“湖北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2021年湖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榜上有名。
三是带动了周边村落农户。经统计,环南津关大峡谷周边的三个乡镇、五个村落近1500个农户从中受益,包括开展辅助的民宿、餐饮,800余个农户通过补贴参与到大峡谷的森林资源保护,实现了景区和农户相融相生、互利共赢。
四是丰富了市民休闲活动。近几年来,每年到大峡谷的游客达到了25万人,特别是2022年夏季,宜昌城区气温连续超过40℃,基地的凉爽天然“氧吧”环境,下牢溪流域戏水游客日均超过3万人,吸引到的游客较往年增加了45%,2022年的游客同比增加了56%,极大的丰富了市民休闲活动。